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,如果与中介签了合同但卖方不想卖了,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处理方式:
一、合同效力与违约责任
合同效力:一旦与中介和买方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,该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,双方都应严格遵守并履行各自的义务。
违约责任:如果卖方无正当理由单方面解除合同,将构成违约,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。这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、赔偿买方因此遭受的损失等。
二、与买方协商
沟通意愿:卖方应首先与买方进行沟通,明确表达不想继续出售房屋的意愿,并尝试协商解决方案。
协商解除: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,可以解除房屋买卖合同。此时,卖方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或赔偿金,具体数额应根据合同约定和双方协商结果确定。
三、法律途径
寻求法律帮助: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,卖方可以寻求法律帮助,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。
诉讼或仲裁:如果买方坚持要求履行合同或寻求其他法律救济,卖方可能需要面对法律诉讼或仲裁。在此过程中,法院或仲裁机构将根据合同内容、双方行为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定责任。

四、注意事项
查看合同条款:在决定不再出售房屋前,卖方应仔细查看合同条款,特别是关于违约责任和解除合同的条款,以便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。
避免恶意违约:卖方应尽量避免恶意违约行为,因为这可能会对自己的信用记录产生不利影响,进而影响未来的金融活动和房产交易。
保留证据:在处理此事时,卖方应保留所有与合同和交易相关的证据,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明。
综上所述,如果卖方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与中介签了合同但不想卖了,应首先与买方进行沟通并尝试协商解决方案。如果无法协商一致,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。在处理此事时,卖方应遵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,并尽量避免恶意违约行为。